位于罗马尼亚东南部黑海之滨的康斯坦察港,东临黑海,西面靠近多瑙河,南面就是保加利亚,北面临近俄罗斯。早在公元前 6 世纪,该处就筑有古希腊城堡,建港历史长达 2000 余年。
20 世纪 70 年代时的康斯坦察港,给人的印象是穷困、落后、萧条。但是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康斯坦察港已迅速发展成为黑海地区最大和最繁忙的港口,年吞吐量曾高达 6,500 万吨,进出口货物有散煤、铁矿砂、原油、粮食、建筑材料、杂货、汽车等,在欧洲地区港口排行榜中位居第五位。但是,由于苏联政权解体和东欧地区发生政治动荡,康斯坦察港在 80 年代末出现了倒退, 1991 年吞吐量一度下跌到了 2,800 万吨。
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中叶,罗马尼亚政府交通部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就已经制订出的康斯坦察港发展蓝图才得以复生。该蓝图以荷兰鹿特丹港为竞争对象,目标是把康斯坦察港发展成为欧洲地区规模最大、年吞吐量最高的综合性和多用途港口,业务包括集装箱运输、旅游客运、液化天然气、原油等等。此外,还有大量来自中欧地区的工业品和东欧地区丰富的林木产品在此处转运。
康斯坦察港迄今总共有 2 家集装箱码头公司。一家是 SOCEP 集装箱码头公司,拥有码头线 250 公尺,泊位水深 10.2 公尺,有 2 台各 40 吨负荷的岸桥, 9 台升降叉车和 2 台堆高车,铁路线连接码头,码头冷藏集装箱堆存量为 60 只。另一家是 UMEX 集装箱码头公司,码头线 220 公尺长,泊位水深 11.2 公尺,有负荷 20 吨和 60 吨的岸桥各 1 台, 250 吨负荷移动门式吊车 1 台, 32 吨负荷浮吊 1 台。
早在 1998 年,康斯坦察港的集装箱码头吞吐能力就已经达到饱和状态。到了 2001 年,康斯坦察港集装箱码头的压箱、压船和压港状态,已到了不堪忍受的地步。为了解决康斯坦察港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罗马尼亚政府交通部根据对今后 20 年该港吞吐量增长率的预测,提出了在康斯坦察南部开发新港口的宏大计划,并获得了日本政府海外经济合作基金组织的大力支持。 1998 年 2 月 27 日,罗马尼亚政府和日本海外合作基金组织在东京签署了专门用于康斯坦察南部新港第一期开发工程的 128 亿日元的贷款协议,此项贷款占到第一期工程全部投资的 75 %,其余 25 % 的投资则来自于罗马尼亚的私人资金和自筹资金。这项工程分成 3 期,已经于 2001 年竣工的第一期主要是基础设施,如港口码头、公路、铁路、港口大门和面积 5,000 平方米的集装箱货运站、管理大楼、港口服务设施等。一期工程的设计年吞吐能力为 33 万标准箱,到 2008 年将达到 80 万标准箱。第二期的设计年吞吐能力为 55 万标准箱,第三期的设计年吞吐能力为 90 万标准箱。日本政府肯如此慷慨解囊,再次显示了康斯坦察港的战略意义,即意图把康斯坦察港变成日本面向欧洲的集装箱运输配送中心,通过铁路、公路甚至多瑙河的驳船水运,集装箱运输可从黑海一直延伸到欧洲全境。
康斯坦察南部新港的发展潜力十分惊人,第三期工程完工后的码头,将可以停靠载重量高达 20 万吨的货船。此外,在新码头的附近,又吹填出大约 90 公顷的土地,可以扩建为新的集装箱深水码头。目前,已完工的第一期工程集装箱码头线长 625 公尺,可以靠泊 65,000 至 100,000 总吨的船舶,即相当于 3,000 标准箱位的集装箱船舶。待第二期工程完工后,集装箱码头线长度将延伸到 1,800 公尺,泊位吃水将深达 14.5 至 16.5 公尺,配备 3 台岸边桥吊、 2 台铁路集装箱门吊和 8 台集装箱堆高机,适合于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舶靠泊。
新开张的集装箱码头在选择经营者时采取了国际招标方式,最终,来自阿联酋的迪拜港击败了意大利、西班牙、马耳他的同行,脱颖而出,成功中标,并随即与康斯坦察港务局签订了为期 18 年的经营管理租赁合同,租金总额大约是 8,100 万至 8,800 万美元。目前的年平均租金大约是 4.7 万美元。
前不久,一些远洋承运人的主航线船舶开始直接挂靠康斯坦察港,而不再把康斯坦察仅仅当作支线港口。捷足先登的马士基航运公司,开辟了从康斯坦察港始发,经过意大利港口到亚洲和美国的集装箱远洋航线,该班轮航线的时间通常在 15 天左右,十分方便。
进入 21 世纪后,康斯坦察港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地处多瑙河-黑海交通道口的战略要地,一边是浩瀚无比的亚洲市场,另一边则是中欧和东欧的工业地区。从黑海出发,经过博斯普洛斯海峡和达达尼亚海峡,进入地中海,就可通向全球各大海洋。康斯坦察港已不仅是罗马尼亚的重要口岸,而且成了欧洲地区的 “东大门”,迄今已成为欧洲地区的第四大港。
但是,随着东欧地区加入欧盟和欧洲市场一体化贸易进程的加快,康斯坦察港已受到了日益严重的市场竞争压力。有专家指出,在提高康斯坦察港竞争力的同时,也必须提高康斯坦察市的国际吸引力,其中包括高质量的码头基础设施、达国际水平的城市基本建设、现代化的环境保护、具国际标准的港口服务水平,以及现代化城市应有的商贸经济人文氛围和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城市管理模式。
- 评论:(0)
发表评论 点击这里获取该日志的TrackBack引用地址